hello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建筑钢筋施工规 钢筋重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钢筋施工规 钢筋重量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它承担着增强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对于钢筋的施工规范以及钢筋的重量,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准则。
钢筋的施工规范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标准。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这些规范规定了钢筋的布置方式、间距、连接方式等,以确保钢筋能够充分发挥其增强混凝土的作用,同时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钢筋的重量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所确定的。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会根据建筑物的荷载要求、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等因素来计算钢筋的数量和重量。重要的建筑物如高楼大厦、大桥、地铁隧道等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在设计中会使用更多的钢筋来增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而对于一些轻型建筑物如住宅、商铺等,钢筋的使用量相对较少。
钢筋的重量也与施工的工艺和施工方式有关。在钢筋的搬运、切割、焊接等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以确保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钢筋的防锈和防腐,避免钢筋出现质量问题。
建筑钢筋施工规和钢筋的重量是保证结构安全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钢筋的合理布置和连接,同时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方式,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才能建造出符合规范要求的高质量建筑物。
建筑钢筋施工规 钢筋重量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 105-96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2003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2000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2003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96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9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2004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扩展资料
质量标准
钢筋工程施工应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有关钢筋部分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保证项目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不可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基本项目
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据的10%,且不应集中。
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施工质量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施工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钢筋验收规范
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
1、墙柱底部钢筋的水泥必须清理干净。
2、墙柱上的第一根钢筋与两端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3、剪力墙上的第一根水平钢筋,与地面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
4、墙柱竖钢筋的搭接处,必须要有三根水平筋,且在绑扎范围内,只要要有三个扣。
钢筋的制作要求: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钢筋分类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俗称线材和圆钢)、带肋钢筋(俗称螺纹钢)。钢筋可以承受拉力,增加机械强度。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一)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二)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三)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和Ⅳ级钢筋(540/835)
(四) 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环等。 现在钢筋常用有热轧光圆钢筋(俗称圆钢)、热轧带肋钢筋(俗称螺纹钢)、冷轧扭钢筋、冷拔低碳钢丝。其中以前两者应用最广泛,后两者一般用在高强混凝土中。
圆钢标识为HPB235,一般采用的直径为6.5、8、10、12,再粗的就不常用了,而且以6.5和8最为常用,一般用做箍筋。
螺纹钢常见标识是HRB335,一般采用的直径为12到22的偶数、25、28、32、40、50,再粗的一般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不常用,一般在25以下的最为常用,而且砖混结构中16以下的常见。
钢筋通止规量规
大家俗称的钢筋连接通止规,是包含:塞规 和 环规 。一、螺纹塞规:是测量内螺纹尺寸的正确性的工具。我们的塞规是专门检测钢筋连接套筒接头标准与否的专用工具。根据各工地所用套筒,牙型角有75度和60度两种,购买前请明确自己生产套筒的牙型角和螺距。螺纹塞规(栓规),同一个规格有两端作为一套同时使用,分别是通规和止规。1,用通规试拧,如果不能拧进就不合格,此时就不必要用止规了,因为它已经是不良品了。2,用通规试拧,如果能够拧进,再用止规拧,如果止规不能拧进或只拧进一两个牙规那就是合格。3,用通规试拧,如果能够拧进,再用止规拧,如果止规不能拧进或只能拧进一两个牙那就是合格。二、螺纹环规:是测量外螺纹尺寸的正确性的工具。我们的环规是专门检测钢筋连接丝头标准与否的专用工具。根据各工地所用套筒,牙型角有75度和60度两种,购买前请明确自己生产丝头的牙型角和螺距。螺纹环规用途供检查工件外螺纹尺寸是否合格用。每种规格规格螺纹环规又分为通规和止规两种,可分别单独购买或一并购买(标注价格为一个型号一种通规或者止规的价格)。检查时,只有当通规能与工件外螺纹旋合通过,而止规只与工件外螺纹部分旋合,且旋合量不超过两个螺距时,可判定该外螺纹合格;除此之外可判定外螺纹尺寸不合格。螺纹环规是检测外螺纹好坏的,它只是检测外螺纹是否可以符合使用要求。螺纹环规比如:检测M25螺距3.0的螺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是用M25*3.0的螺纹环规(有两种,一个是通规,另一为止规)通规通,止规止,证明加工的螺纹合格。希望上面的说明可以帮到你。
钢筋重量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长度L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
方钢 W=0.00785×边长
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
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扩展资料:钢筋理论重量表(Reinforcement theory weighing scale)是一种描述钢筋的直径与每米重量的参考表。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即钢筋重量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
Φ6=0.222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0=2.47Kg
Φ22=2.98Kg
Φ25=3.85Kg
Φ28=4.83kg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筋理论重量表
今天的关于建筑钢筋施工规 钢筋重量的知识介绍就讲到这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