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住宅建筑防排烟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住宅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是为了确保住宅建筑的安全而制定的重要指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建筑的规模和数量持续增长,因此保障住宅建筑的火灾安全非常关键。防排烟技术规程通过明确防火管理的要求和标准,为住宅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提供了指导。
住宅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强调了火灾安全的重要性。住宅建筑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规程要求住宅建筑必须设置防火门窗和防火墙,以阻隔火灾蔓延的速度,并确保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逃生。
规程明确了住宅建筑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要求。防排烟系统是住宅建筑火灾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程提出了防排烟系统必须满足的技术要求,包括排烟通道的尺寸、排烟风机的数量和功率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住宅建筑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规程还规定了住宅建筑的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要求。住宅建筑必须配备灭火器、消防栓和消防水池等设施,以应对火灾发生时的紧急情况。规程明确了这些设施的数量、位置和维护要求,确保住宅建筑的消防设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住宅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是确保住宅建筑火灾安全的重要指引。通过遵守规程的要求,可以提高住宅建筑的火灾安全性,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住宅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住宅建筑防排烟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机械防排烟系统由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排烟风道或排烟风管设施、排烟口等组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规定如下:
8.5 防烟和排烟设施
8.5.1 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 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2 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8.5.2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建筑面积大于5000m的丁类生产车间;
3 占地面积大于1000m的丙类仓库;
4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8.5.3 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 中庭;
3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4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5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8.5.4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条文说明:
8.5 防烟和排烟设施
火灾烟气中所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等多种有毒成分,以及高温缺氧等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及时排除烟气,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控制烟气蔓延,便于扑救火灾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座建筑,当其中某部位着火时,应采取有效的排烟措施排除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和热量,使该局部空间形成相对负压区;对非着火部位及疏散通道等应采取防烟措施,以阻止烟气侵入,以利人员的疏散和灭火救援。在建筑内设置排烟设施十分必要。
8.5.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区域等,都是建筑物着火时的安全疏散、救援通道。火灾时,可通过开启外窗等自然排烟设施将烟气排出,亦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使烟气不致侵入疏散通道或疏散安全区内。
对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由于这些建筑受风压作用影响较小,可利用建筑本身的采光通风,基本起到防止烟气进一步进入安全区域的作用。
当采用凹廊、阳台作为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或者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有满足需要的可开启窗面积,可以认为该前室或合用前室的自然通风能及时排出漏入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烟气,并可防止烟气进入防烟楼梯间。
8.5.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事实证明,丙类仓库和丙类厂房的火灾往往会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加速了火灾的蔓延,而且增加了灭火救援和人员疏散的难度。在建筑内采取排烟措施,尽快排除火灾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热量,对于提高灭火救援的效果、保证人员疏散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厂房和仓库内的排烟设施可结合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要求设置,并在车间内火灾危险性相对较高部位局部考虑加强排烟措施。尽管丁类生产车间的火灾危险性较小,但建筑面积较大的车间仍可能存在火灾危险性大的局部区域,如空调生产与组装车间、汽车部件加工和组装车间等,且车间进深大、烟气难以依靠外墙的开口进行排除,因此应考虑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或在厂房中间适当部位设置自然排烟口。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仓库),主要考虑加强正常通风和事故通风等预防发生爆炸的技术措施。本规范未明确要求该类建筑设置排烟设施。
8.5.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吸取娱乐场所的火灾教训,本条规定建筑中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当设置排烟设施。
中庭在建筑中往往贯通数层,在火灾时会产生一定的烟囱效应,能使火势和烟气迅速蔓延,易在较短时间内使烟气充填或弥散到整个中庭,并通过中庭扩散到相连通的邻近空间。设计需结合中庭和相连通空间的特点、火灾荷载的大小和火灾的燃烧特性等,采取有效的防烟、排烟措施。中庭烟控的基本方法包括减少烟气产生和控制烟气运动两方面。设置机械排烟设施,能使烟气有序运动和排出建筑物,使各楼层的烟气层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以上,为人员赢得必要的逃生时间。
根据试验观测,人在浓烟中低头掩鼻的最大行走距离为20m~30m。本条规定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应设排烟设施。
8.5.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不同于地上建筑,地下空间的对流条件、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差,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缺乏充足的空气补充,可燃物燃烧慢、产烟量大、温升快、能见度降低很快,不仅增加人员的恐慌心理,而且对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十分不利。地下空间的防排烟设置要求比地上空间严格。
地上建筑中无窗房间的通风与自然排烟条件与地下建筑类似,因此其相关要求也与地下建筑的要求一致。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9.4.2 需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且室内净高小于等于6。0m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平方米,防烟分区不应踌越防火分区。
建筑防排烟有哪两种形式
1、自然排烟利用风压和热压作动力的排烟方式。2、机械排烟采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以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控制烟气的流动方向的防烟技术。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设施。若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有散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能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避难层为全封闭式避难层时,应设加压送风设施。扩展资料:1、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2、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平时关闭,当发生火灾时仅开启着火楼层的排烟口。3、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走道的排烟口应尽量布置在与人流疏散方向相反的位置。4、在排烟支管和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有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5、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排烟设施有哪些
排烟窗的种类。排烟窗主要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被称为电动消防排烟窗系统。另一种就是电动通风窗系统,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需要达到消防要求。实现消防同步功能,而电动通风窗系统只需要达到电动窗可以正常的开启与关闭。实现一定空间内的通风功能即可。下面将重 点计到电动消防排烟窗系统消防联动功能。①火警状态当发生火灾时,智能控制箱接收该楼宇原有消防中 心的消防信号。同时把信号传输给开窗器。开窗器接收到消防信号后自动开启消防排烟窗,达到通风排烟的目的。也可能当火灾发生时,该楼宇原有消防中 心没有给出的火警消防信号。这时可直接敲碎紧急按钮开关面板上的无伤害玻璃并按下报警按钮。消防控制箱在接收到紧急按钮的报警信号后同样会全部打开所有的开启窗排烟。如果发生火灾既无外接电源情况下又要实现消防联动功能时。需要楼宇原有消防中 心提供220V消防电源给到消防控制箱,实现消防排烟窗功能。说明:楼宇原有消防中 心务必配置后备电源。(实现消防联动功能)②日常通风状态手动开关与智能控制箱相连。可以分区和统一开启/关闭分区内的排烟窗,从而满足日常通风的要求。并可以任意控制排烟窗的开启角度。消防排烟窗的工作原理消防排烟窗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链接可由火灾报警系统直接控制排烟窗启动。当火灾报警系统接收到火警信息后,系统进行联动外部设备及消防排烟窗。排烟窗收到报警系统联动信号后直接启动排烟窗。消防排烟窗的安装规范消防排烟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上。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口底标高不应低于室内净高的1/2,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这几类:
8.5.2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 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3 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4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8.5.3 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2 中庭;3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4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5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55969/1010904.shtml8.5.4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今天的关于住宅建筑防排烟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的知识介绍就讲到这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