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本站的小编子芊,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建筑放线技术交底 外墙门窗洞口放线技术交底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解决您的疑问,我们的知识点较多,篇幅较长,还希望您耐心阅读,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您也可以向我们反馈,我们及时修正,如果能帮助到您,也请你收藏本站,谢谢您的支持!
建筑放线技术交底 外墙门窗洞口放线技术交底
在建筑行业中,放线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和位置,在施工现场确定建筑物各个构件的准确位置并进行标示的技术活动。放线技术交底有助于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高质量。
外墙门窗洞口放线是建筑放线技术的重要一环。在施工过程中,门窗洞口的位置和尺寸必须准确无误,以确保后续的门窗安装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放线之前,施工人员首先需要理解设计图纸上的门窗洞口的标注和要求。他们需要熟悉施工标准和规范,并与建筑师、设计师进行沟通,以确保所有细节都得到准确理解。
在放线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放线仪器来进行测量和标示。他们将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标注,使用放线仪器测量出门窗洞口所在位置的水平和垂直坐标,并在地面上进行标示。这些标示将指导后续施工工作的进行。
放线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精确性和准确性。因为放线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果放线不准确,可能会导致门窗安装时出现尺寸不匹配的问题,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密封性和结构稳定性。
为了确保放线工作的准确性,施工人员应该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他们应该熟悉不同类型的放线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线。他们还应该掌握一些常用的放线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处理不规则形状的洞口、如何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进行放线等。
建筑放线技术交底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在外墙门窗洞口放线中,我们必须注重准确性和精确性,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放线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放线技术交底 外墙门窗洞口放线技术交底
一、
准备工作
1、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要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进行核对修正。
测量放线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测设详图,计算测设数据。
2、测量放线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是经检验过的合格品,每次测量前应先检验校正,否则不得使用。
二、
建筑测量放线
1、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1)
主轴线的布设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布置情况和施工现场实际条件,主轴线可布置成三点直线形、三点直角形、四点丁字形、五点十字形。
(2)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平面图所给定的建筑红线进行定位放线。定位放线时依据建筑物主轴线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3)
根据已有建筑物测设主轴线,根据拟建的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4)
根据建筑物方格网测设主轴线,在施工现场有建筑物方格网时,可根据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2、建筑物定位放线
(1)
基础放线: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先将建筑物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定于地上,并在桩顶上钉上小钉作为标志(或用粗钢筋上划十字),再将所有房间轴线测出,然后检查建筑物轴线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最后根据轴线,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开挖过线。
(2)
控制桩的设置:由于龙门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施工机具或运输车辆碰坏,因此可采用控制桩的方法作为开挖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轴线的依据。控制桩在轴线延长线上钉设,距基槽外边线2-4m。也可用经纬仪将轴线延长,投射到附近建筑物上,用红色油漆作出标记,以代替控制桩。
3、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放线
1、
基坑抄平:为了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当基坑快挖至退台和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在坑壁上每隔3-4米测设一些小水平桩,作为基坑开挖深度的测量依据。
2、
砌体皮数杆的设置:立皮数标杆时,可先在立杆处钉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上抄一水平线,然后将皮数杆标高线对准木桩上的水平线,并用钉子将木桩和皮数杆钉牢在一起,作为控制砌筑标高的依据。
4、高层施工测量放线
1、
轴线投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正确,可以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采取外控法或内控法把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面上。
2、
高程传递:下层向上层传递标高一般采用钢尺直接丈量和吊钢尺法的传递方法,然后利用水平仪在各楼面进行复核抄平,最后在柱面或墙面上弹出+50控制线。
三、
建筑物沉降观测
1、
水准点设置:为了便于观测,水准点距建筑物不宜超过100米。为了防止冰冻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应在冰冻线以下0.5米。
2、
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a、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均应进行观测;b、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c、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土等,均应观测。
批准: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日期:
定位放线技术交底
全站仪施工放线过程:
准备工作
在运用全站仪进行放线前,我们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对种植设计施工图纸上的树木按就近同类的原则进行编号,比如把位置相近的几棵银杏编号为1,把旁边的几棵白腊编号为2等,同类树木由于位置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编号(主要以位置作为编号的参考依据)。
再在这个编号下分别标出这些个体的代号,比如:1.1,1.2,1.3……;2.1,2.2,2.3,2.4……再从Autocad中命令“List”查出每一个编号的树木群体中个体的X、Y、Z值,最后找到现有地物在图纸上的对应点的坐标值(至少有两个这样的点位),后再编号。
最终将这些数据通过格式转换工具转换成全站仪能识别的格式,用数据线将这些数据输入全站仪中。
现场放线
架仪器前,准备好大量的木桩作为标记物,根据图上编号及同一编号中树木的数量对木桩进行编号(用油漆在木桩上写相应的号码),完成后,在工作区域找到图纸上标明的实际地物点,一个作为站点,一个作为后视点。
在站点上安放全站仪,调平仪器,调出相应的放样程序,输入站点点号(已在查其坐标时进行编号),再输入后视点点号(已在查其坐标时进行编号),将全站仪目镜对准那个后视点,点选“ok”,再调用“放样”程序。
然后依次调用各点号,分别定出各个点位,拿相应点的木桩进行标记。通过用全站仪放线的方式,我们精确而快速地把图纸上的设计符号变成了现实中的种植点位。全站仪的优势
1、数据处理的快速与准确性。全站仪自身带有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放样点的方位角与该点到测站点的距离。我们可以在Autocad中方便地查出OA、OB、OC等各点的X、Y坐标。
同时也可以查出相应点的设计高程(Z坐标值),只要把这些数据从电脑中通过数据线传输到全站仪中(一次最多可输入16000个点的坐标值),全站仪便能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O、A、B、C等的实际距离(而不是OA、OB、OC等的值)及相应的A、B、C等点的方位角。
由于测距和测角的精度很高,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精确定点放线。
2、定方位角的快捷性。全站仪能根据输入点的坐标值计算出放样点的方位角,只要将这个差值调为0,就定下了要放样点的方向,然后就可进行测距定位。
3、测距的自动与快速性。全站仪能够自动读出距离数值,只要将棱镜对准全站仪的镜头,全站仪便可很快读出实测的距离,同时比较它自动计算出的理论上的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出两者的差值,从而可以判断棱镜应向哪个方向再移动多少距离。
到显示的距离差值为0时,表明那时棱镜所在的位置就是要放样点的实际位置。
4、定完一个点后,可按“下一个(next)”键调出下一个要放样的点,重复②~③步骤,便可依次放出其它各点。
5、由于全站仪体积小重量轻(只有4.9kg)且灵活方便,较少受到地形限制(除非全站仪无法看到棱镜),且不易受处界因素的影响(只要三角架扎稳,一般不会引起仪器的偏移),只要合理保护全站仪,即使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也可以照常工作。
6、由于所有的计算是由全站仪自动完成,所以放线过程中不会受到参与者个人的主观影响。
扩展资料
施工放线技术要求
(1)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测量规范,以及合理的天气条件。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要有严格的校核制度。建立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项目部验收的工作制度。
(2)测量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钢卷尺应送法定专业机构检定。(3)、测量人员应提前熟悉施工图纸和现场各种高程坐标,控制点及精密导线网点,精密水准点,平面方格网点,仔细检查审核施工放线依据。
(4)测量放线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最关键的工序,必须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为保证测量精度,除熟悉图纸,采用合理的测量步骤外,还要选用比较精确的经纬仪、水平仪、铅垂仪等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放线。
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必须与总承包方取得联系,与土建单位确认三项基准数值,由总包方移交控制网点等测量情况。
(5)测量放线时应控制分配误差,不使误差累计。
(6)测量点要统一;测量结构要随时记录,记录清单要清楚明了,同时要有据可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放线
二次结构放线没有轴线
1、一般用水都可以找到原来的线,做主体的线补出来就在把门洞分出来。如果找不到原来放得轴线就从梁底掉下来,注意门和门垛。2、二次结构简介:二次结构放线是根据建筑图,弹出二次结构的轻型砌块的平面位臵线。按照建筑图标注的尺寸,通过尺量主控线,或者墙身30控制线,画点,弹出二次结构的墙身线,节点墙维护线,分户墙线。在框架、剪力墙、框剪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的砌体,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前需要完成的部分称为二次结构。之所以叫二次结构,是因为它的工序进行时间是在那些承重构件施工完毕以后才施工的,二次结构是相对于承重结构而言的,为非承重结构,维护结构,比如构造柱、圈梁、止水反梁、女儿墙、压顶、填充墙、隔墙等等。二次结构的工序进行时间是在一次结构(指主体结构的承重构件部分)施工完毕以后才施工的,是相对于承重结构而言的,为非承重结构,维护结构,比如构造柱、圈梁、止水反梁、女儿墙、压顶、填充墙、隔墙等等。
外墙门窗洞口放线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
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做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 绑扎:采用22号火烧丝。绑扎钢筋的火烧丝表面不能有锈蚀现象。
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垫块、塑料卡。
4) 加工好的各种半成品不能有锈蚀现象,加工尺寸符合要求。
5) 检查连接钢筋用的套筒的各项指标应与国家规范相符。2、主要机具电焊机、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石笔、卷尺、小白线、托线板、线坠。钢筋钩子(绑扎钢筋用)等。二、作业条件
1、 作业楼面(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堆料的要求。
2、 作业面及施工缝清理干净,墙体及柱露在楼板外的钢筋接头清理干净,墙柱边线已经放好。
3、 需要用电的设备在使用中要符合施工现场用电规定,保证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
4、 加工制作墙体双F卡、水平梯子筋、柱定位筋、圆柱箍筋等所需要的模具应准备充足。
5、 大面积正式施工前,提前安排局部样板绑扎,确定准确无误后再进行大面积绑扎。
6、 钢筋半成品要按照不同的部位及类型进行标识、码放。钢筋半成品运送至作业面后,要码放整齐,半成品与楼板之间用木方子隔开。
三、操作工艺
1.绑柱子钢筋:
1)工艺流程:弹柱皮位置线、模板外控线→清理柱顶浮浆到全部露石子→清理柱筋污染→修理预留柱插筋→套柱箍筋连接柱竖向钢筋→在柱顶绑定距框画箍筋间距线→绑住箍筋。
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筋上,然后立柱子主筋,用套筒连接,外露丝扣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尽量避开连接套筒。
4)柱箍筋绑扎: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和密贴,箍筋与柱筋扣扣绑扎,相邻绑扣为八字扣,且丝扣朝内。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5)柱箍筋端头应弯程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6)柱上下两端及核心区箍筋应加密,加密长度及间距应符合实际图纸和抗震要求,箍筋拉筋应钩住箍筋。
7)钢筋绑扎完毕后,调整垂直度,特别是四角钢筋必须垂直。柱子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且不小于主筋直径,利用塑料卡具控制保护层:第一排距离结构面250mm,呈梅花形布置,间距600mm。
8)在柱上口安放定位箍筋。
2、墙体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修理预留钢筋→绑暗柱钢筋→绑立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绑保护层垫块或卡具→钢筋验收。2) 校正预埋插筋,先绑扎暗柱和门口过梁钢筋,然后接长竖向墙体筋,安装预制的水平梯子筋。按照衡筋间距在竖筋上画线,第一根水平筋距地50mm。
3) 墙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所有绑扎丝头朝墙内侧。双排钢筋之间绑扎双F卡支撑及拉筋,以固定双排钢筋的骨架间距。双F卡用无齿锯锯准并刷防锈漆。间距1m
4) 在钢筋外侧应绑塑料卡具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第一排距离结构面250mm,呈梅花形布置,间距600mm。柱的垫块卡在箍筋上。
5) 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洞口上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过梁箍筋两端各进入暗柱一个,第一个箍筋距暗柱边50mm。顶层时全部锚固长度绑箍筋,间距150mm。顶层时全部锚固长度绑箍筋,间距150mm。
6) 墙体暗柱主筋绑扎完后,要用线坠吊垂直。
四、质量控制1)、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墙体钢筋采用专用高强度定位卡具塑料卡环及双F卡,柱子钢筋采用塑料卡环。2)、墙体钢筋定位措施垂直方向采用双F卡具,同时作为顶模筋,顶模筋长度比墙宽小2mm,控制墙体保护层厚度(顶模筋伸出长度=水平直径+保护层厚度-1mm)。顶模筋端部垂直,无飞边,端头刷防锈漆。
3)、水平方向在墙体模板上口加设水平梯子筋(定距框),位于顶板上皮30-50cm,对墙体上部竖筋准确定位,同时控制保护层,可周转使用。
建筑放线施工步骤详细
施工放线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是指将建筑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信息转化为现场实际操作的过程。下面是施工放线的详细过程:
1.根据建筑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信息,确定放线基准点和控制点,并将其标注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
2.使用放线仪器,比如说经纬仪或者全站仪,测量基准点和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信息,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实际操作点的坐标位置。
3.根据实际操作点的坐标位置,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使用粉笔或者细线将其标注出来。
4.使用铁钉或者标志杆将实际操作点的位置固定在地面上,以确保施工人员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进行操作。
5.检查放线结果是否准确无误,如有偏差或错误,则需重新进行放线。
施工放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通过精确的放线工作,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END,关于“建筑放线技术交底 外墙门窗洞口放线技术交底”的具体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